过去一年多来,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外国人6488.2万人次,同比上升82.9%。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
文旅潮能给纺织行业带来多少效益?
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带来家纺需求的增长。随着免签政策的实施,入境旅游人数增加,酒店、民宿等住宿场所对家纺产品的需求也随之上升。酒店和民宿对高品质床品、窗帘等家纺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了家纺企业的业务增长。
文化体验促进丝绸产品消费。免签政策使得外国游客能够更便捷地来华旅游,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加,尤其是对丝绸等具有文化特色的纺织品。例如,湖州、苏州等地以丝绸文化为载体的休闲文旅经济快速兴起,一批丝绸特色小镇、产业园、博物馆等旅游新场景备受青睐。这不仅促进了丝绸产品的销售,还推动了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
另外,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也间接惠及纺织业。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纺织企业可以借此机会拓展业务。
纺织行业该怎么“蹭”上这波文旅热度?
“文旅+纺织” “纺织+文旅”
最新消息,国务院办公厅于2025年1月13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指出,文化和旅游消费是推动消费升级、优化文旅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深化“文旅+纺织”、“纺织+文旅”,推出彰显中国审美、中国风格的时尚穿戴、家居、潮玩、运动等产品,推动在服装、家纺、箱包、玩具等领域开发联名款文创产品,打造国货“潮牌”、“潮品”,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有效路径。
简而言之,“中式美” 与“联名文创”就是我们纺织行业“蹭热度”的新方向。
纺织企业可以开发文旅主题纺织品,与热门文旅IP如相关影视作品、非遗文化、文旅大热地区进行合作,推出联名款服装、家纺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和文旅爱好者。
另外,可以结合地方文化元素(如潮汕英歌舞、敦煌壁画等),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纺织品,满足游客对文化体验和纪念品的需求。
与当地文旅合作,在文旅景区或博物馆中设立纺织文化体验区,展示传统纺织工艺(如扎染、刺绣等),吸引游客参与互动,提升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