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并购热潮:运动鞋服领域资本涌动
2025年9月,全球运动鞋服领域的并购活动持续活跃,资本运作频繁。
红杉中国已向意大利高端运动鞋制造商Golden Goose提交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收购要约,计划收购其全部股权。这一举动延续了今年运动鞋服领域的并购狂潮。
截至9月份,美国鞋服领域的并购交易总额接近210亿美元,创下伦敦证券交易所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新高。
此前的纪录是2024年的161亿美元和2021年的156亿美元,今年的数字显然已大幅超越。
户外行业的并购交易数也呈现大幅增长,截至2025年9月,户外行业并购交易数为88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3%。摩根大通北美消费者和零售投行联席主管乔纳森·邓洛普分析道:“在动荡与变革的时刻,领先的人会想办法巩固优势,如果他们发现与其战略相符的标的,就会抓住机会并购。”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制鞋流程
2025年9月,中国各鞋业产业基地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莆田市新协诚鞋业有限公司引进机械臂等自动化生产线,自动画线机已替代大部分传统机台,电脑花样车也大规模投入使用。这些先进设备的运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还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供应链整合方面,温州西岸跨境电商产业园迎来了雨果跨境、Shein、TikTok、沃尔玛、唯品会等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及服务商的签约入驻,共同构建“平台+企业+服务”一体化出海生态体系。
此外,莆田市荔城区在9月29日召开了鞋服产业链特聘专家团启动会暨“四链”融合推进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鞋服产业链特聘专家团团长吴立新表示,专家团将聚焦荔城区鞋服产业,从鞋服新材料研发、智能装备制造、鞋类设计品牌运营与市场开拓四方面协同发力,助力产业突破发展瓶颈。
品牌出海与新渠道拓展:跨境电商助力产业带扬帆
2025年9月,各鞋业产业带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跨境电商推动品牌出海。
2025年“跨境电商+惠州市惠东县女鞋产业带”助力“百千万工程”专场活动在深圳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搭建深圳与惠州产业对接桥梁,通过平台推介、工厂考察等环节,推动“直达式对接、一站式赋能”,共同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新路径。
惠东女鞋作为惠州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经过多年发展,已培育出黄埠、吉隆、平山、大岭等四个制鞋大镇,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浙江温州举行的“十链百场万企”之时尚鞋业产业链对接活动,同样聚焦于帮助鞋企拓展海外市场。
活动专门设置跨境电商出海专场,邀请Shein、TikTok电商、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专家,围绕全球市场趋势、消费者画像、合规运营、供应链优化等主题开展实战培训,为鞋企出海提供全方位“导航”。
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从“制造”迈向“创造”
2025年9月,各鞋业产业集聚区在区域协同发展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
福建省作为鞋业大省,拥有国内最大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打造了泉州晋江和莆田两大“中国鞋都”,培育了安踏、特步、361度等一批知名运动品牌以及“莆田鞋”区域品牌。
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鞋产量约19亿双,实现营业收入1348亿元、增长6.2%。
比如莆田市仙游县,以“中国好鞋、仙游智造”为发展目标,在智能化改造、自主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5年上半年,全县累计销售自主品牌鞋200万双、销售额3亿元,展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蓬勃活力。
温州鹿城区,目前正以“西部时尚城”建设为战略支点,推动鞋业迈向“二次创业”新征程。双屿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引导优质企业资源向西部时尚城集聚,联合川大新材料与数字时尚温州创新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温州美学经济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跨界跨区域的时尚产业联盟,全面激活智能制造新动能。
结语:
全球制鞋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户外行业并购交易数同比增长63%,而福建鞋业上半年产量约19亿双,营业收入1348亿元,增长6.2%。
这些数字背后,是制鞋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品牌化、全球化迈进的坚定步伐。
这个金色的九月,中国制鞋行业正以崭新的姿态,步入了品牌化、数字化和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由AI生成,编辑整理发布,主要目的是传递行业信息,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