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制鞋机械行业上市企业凭借技术升级与海外拓展实现业绩稳健增长,行业已迈入“智能引领、绿色赋能、全球布局”的转型关键期。技术创新筑牢核心竞争力,绿色转型打开市场空间,全球化与服务化转型则拓宽增长边界。
一、2025年前三季度制鞋机械行业上市企业业绩分析
结合2025年行业发展动态及头部企业表现,制鞋机械行业上市企业整体呈现“量利齐升、结构优化”的业绩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一)营收规模稳步增长,海外市场贡献突出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制鞋机械上市企业营收同比增幅普遍维持在15%-25%区间,核心驱动力来自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以深耕智能制鞋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为例,前三季度海外营收占比已提升至50%-60%,其中东南亚、非洲及南美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如川亚机械前三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长约20%,凯嘉机器在晋江鞋博会期间便斩获多国订单,海外销售占比达50%,益昌鞋机外贸订单占比更是高达60%。这一增长态势与全球鞋业产业链向新兴市场转移的趋势高度契合,中国制鞋机械凭借技术升级打破了以往“价格竞争”的局限,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显著提升。
(二)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技术溢价效应显现
行业内上市企业毛利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多数企业毛利率稳定在30%-35%区间,主要得益于高附加值智能设备占比的提升。例如搭载AI技术的智能压底机、打粗
工作站等产品,因具备效率提升30%以上的核心优势,定价能力显著强于传统设备。同时,绿色环保设备的市场需求旺盛,如东克科技的全方位压底机因采用无污油排放的创新技术,产品毛利率较传统设备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此外,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优化,有效控制了原材料成本,进一步增厚了利润空间,前三季度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速超过20%。
(三)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创新驱动特征显著
制鞋机械行业上市企业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普遍维持在8%-15%区间,科创板上市的3家鞋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更是超15%。研发方向集中于AI智能控制、3D打印、绿色节能等核心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成果。如德立智能研发的全自动运动鞋压底机搭载“视觉+AI智能识别系统”,每小时产能达200双以上;川亚机械的升级版多相机智能画线机融入AI技术后,产能较传统设备提高40%。持续的研发投入不仅巩固了企业的技术壁垒,也为后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前三季度行业内上市企业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0%以上。
二、2025年以来制鞋机械领域的新发展与新机遇
(一)技术创新多点突破,重构行业生产模式
2025年以来,制鞋机械领域在智能控制、3D打印等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行业生产模式向“高效化、柔性化、精准化”转型。在智能技术应用方面,AI与视觉识别系统的融合成为主流趋势,除智能压底机外,中泰德玛的鞋面打粗工作站通过智慧视觉实时识别,实现了传统鞋楦的“柔性化”使用,为企业降低了转型升级成本;华数机器人的智能制鞋成型解决方案集成多工作站,一条产线可减少十几名工人,产效提升约20%。
在3D打印领域,多激光技术的突破大幅提升了鞋模制造效率。工研院携手欧利速精密工业打造的“八雷射快速金属3D列印系统”,产速为单雷射设备的四倍以上,已计划导入国际制鞋大厂;联泰科技发布的四激光金属鞋模量产3D打印机,可实现鞋模蜂窝减重设计,切割变形量控制在0.4mm以内,同时降低了打印成本。这些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传统制鞋工艺周期长、精度低的痛点,也为个性化定制鞋履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二)绿色转型加速推进,政策市场双重驱动
2025年以来,绿色环保成为制鞋机械行业创新的核心主线,政策标准升级与市场需求升级形成双重驱动。政策层面,6月1日《鞋类通用安全要求》《绿色产品评价鞋类产品》等9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对制鞋设备的环保性能、安全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如限制六价铬、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排放,推动设备向无污油、低能耗方向升级。
市场层面,下游鞋企为满足绿色生产要求,对环保设备的需求大幅增长。企业纷纷推出创新环保产品,如东克科技的全方位压底机采用液压缸杆平衡技术取代传统液压功能,减少了热量排放和污油污染,且核心部件可永久使用;华数机器人的成型解决方案通过集中回收气体,实现了车间无化学品气味排放,保障了工人健康。同时,绿色技术的应用也获得了政策支持,商务部等部门的海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为环保设备的出口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三)全球化布局深化,新兴市场机遇凸显
2025年,中国制鞋机械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海外市场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尤其是新兴市场的机遇持续释放。从市场分布来看,东南亚仍是核心市场,同时非洲、南美、东欧等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显著,川亚机械、凯嘉机器等企业的海外订单中,来自这些地区的客商占比不断提升,凯嘉机器在晋江鞋博会首日便接待了印度、墨西哥、巴西等多国客商,部分客户当场下单。
(四)产业链协同升级,服务化转型趋势明显
2025年以来,制鞋机械行业从单一设备供应向“设备+服务+解决方案”的全链条服务转型,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提升。头部企业不再局限于销售设备,而是为下游鞋企提供一站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如凯嘉机器成立“国际服务中心”,不仅提供设备,还通过远程诊断和本地化团队解决运维问题,帮助巴西工厂节省15%运维成本;华数机器人除提供设备外,还为客户提供空气回收、热能回收等环保规划服务,提高了产业链整体效率。
结语:
未来,随着产业链协同深化与资本持续赋能,制鞋机械行业将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具备核心技术与综合服务能力的企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同时,企业需关注新兴市场政策变化与技术迭代节奏,以动态适配行业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AI生成,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